7位河南籍科学家获300万元科学探索奖速来围观中国科技“大牛“

2020-11-23本站

  7位河南籍科学家获300万元科学探索奖速来围观中国科技“大牛“。原标题:7位河南籍科学家获300万元科学探索奖,速来围观中国科技“大牛“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杨霄 实习生 董芳芳 刘鑫 孙海玉 文图)让科学成为时尚,让创新成为年轻人的追求。11月1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50位国内科学家携家人走红毯,聚集在2020年腾讯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上。他们是本届“科学探索奖“获奖者。在当日活动现场,“科学探索奖”主办方、发起人、评审委员会成员、顾问委员会成员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高校、科研单位和机构媒体代表等,400多人济济一堂,共同见证50位“科学探索奖”得主捧起奖杯。

  “科学探索奖”诞生于2019年,由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携手杨振宁等十几位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的公益性奖项。该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在未来5年内,每位获奖者将获得腾讯基金会提供的300万元奖金,并可自由支配。

  “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挣脱现实生活的‘引力’,助力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正是‘科学探索奖’设立的出发点。”在当日活动现场,马化腾发来了语音微信对获奖者表示祝贺。他称,在过去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认识到,人类社会应对各种生存和发展挑战,必须向科学技术要答案、要方法,而人才是科学技术的根本。中国社会需要更加主动地发现人才、关爱人才,支持他们自由探索、乐在其中,让科学技术更加自主自立自强。

  另据主办方介绍,本次获奖人名单较去年更为多元化,50位获奖人平均年龄不到40岁,最年轻获奖者仅30岁。女性获奖人增至5位。这其中,获奖的河南籍科学家有7位。他们分别是: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陈玲玲、复旦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导师张远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二涛、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勇、浙江大学教授罗坤等,他们的科研方向涉及数学物理学、交通建筑、生命科学、天文和地学、能源环保等领域。

  【人物1】 “流浪地球”or“移民火星”,让中国“深空”科学家魏勇给答案

  这位河南籍80后科学家,师从中国著名空间科学与行星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火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万卫星,参与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科研工作。

  在今年7月份,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圆满完成,魏勇作为参与者,在被问及“人类为什么会探索火星”时,他给出了一个充满哲理的回答:“人类对行星探测的热情,源于好奇心的驱动。而这个好奇心,主要来自于对哲学终极问题的思考:我们人类从哪里来,向哪里去,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独。”

  不过,更现实的问题依旧是当太阳演化到老年期的时候,会变成红巨星,甚至可能会膨胀到地球的轨道,让地球不再宜居。

  他说,国外的火星探测始于上世纪50年代,大概领先国内50年。在这一代的科学家奋起直追的同时,魏勇还鼓励少年人追寻太空梦,致力于中国行星科学教育的未来。“建设中国第13个一级学科——行星科学,建设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的一整套行星科学教育体系,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尽快完成的一个任务。”他说。

  有趣的是,魏勇也看了《流浪地球》这部关于人类未来何去何从的科幻片,但他表示,影片和现实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并且给出了坚定的答案:地球逃离太阳系没有可能,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去操作。

  【人物2】河南人对“庄稼”先天亲和,生命科学家王二涛给植物探基因、除病菌

  2020年科学探索奖生命科学类,全国共5人获奖,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是其一。

  王二涛直言,骨子里就是河南人,所以对庄稼有先天的亲切感,“我是农村出身,见惯了玉米、大豆等庄稼,觉得很亲切”。

  2012年,王二涛由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读取博士后,此后便成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2017年,王二涛团队发现了脂肪酸是植物与菌根真菌共生体系中碳源的主要传递形式,推翻了百年来教科书中的“糖”理论。这一成果被收录进了《自然》杂志。

  王二涛团队提出证据,证明植物提供给真菌的主要含碳营养物质是脂肪酸,而非糖。王二涛研究员形象地描述这一过程为,真菌更喜欢“揩油”,而非吃糖。他认为,这一发现或将改变人们关于植物真菌病害的应对之道,有望应用于绿色农业。菌根共生的应用有助于培育、筛选新的作物品种,以提高有益真菌的共生。

  几乎同一时间,英国一家实验室用不同研究手段,证明了同一结论。但其论文被接受的时间,比王二涛的晚了大约一周。

  抛却功利,摒除一切杂念,以赤子之心拥抱科研。这个河南汉子走路脚底带风。很多见过王二涛的人会说,他不像个学者,平日身穿蓝色T恤、脚踩沙滩鞋,倒是很像“皇城根儿”的爷们儿。王二涛的名片上,除了博士和研究员,再没有其他头衔。“我没什么野心,更没想过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这或许就是做研究最好的状态。

  张远波的研究领域是实验凝聚态物理。这包括,研究在石墨烯中相对论效应对电子影响及由此引起的反常量子霍尔效应(quantum Hall effect)、准自旋物理(pseudo-spin physics)等。这听起来相当高深。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以sp²杂化连接的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新材料 。它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谁能想到,这位全球新材料界的“大牛”,年少时学习并不出色。在初二“留级”后,他才将学习成绩赶了上来。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参加了数学、物理等竞赛。没有专门的老师辅导,张远波就自己买书看,边看边琢磨。1993年,张远波在全国数学竞赛获三等奖。1995年,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张远波获河南省一等奖,被保送到了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2004年,张远波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研究生,对石墨烯进行专项研究。他第一次写出关于单层的石墨烯研究文章,是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完整地公之于众。不久,英国Geim研究组对单层石墨烯的研究论文,突然出现在全球知名学术杂志Science上。张远波和他的团队被“截和”了。

  “科学发现是讲求时效的,只有第一个做出发现的人才会被承认。”张远波在一次演讲中分享他在做研究中遇到的曲折。但越挫越勇才是科学家的“标配”,张远波在科研道路上有他自己的坚持和更高的目标。

  “虽然我们从事的是基础科研,但它的另一面是创新应用”,张远波以一种新型二维材料——黑磷为例进一步说明,“黑磷与石墨烯一样是单原子层,而且质量很好,这样的材料就可以发挥很大的实际用处,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

  “基于激光等离子的加速器与新型光源”,是当前发展迅猛的国际学术前沿领域,有望将大规模加速器和光源缩小到普通桌面规模,为激光与加速器的应用带来革命性变化。在该领域,鲁巍是全球同业界公认的领军人物。

  初见这位国际知名的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没想到他竟如此的年轻。虽然研究的是深奥的物理,但他却没有给人严肃、高冷的感觉,丝毫没有架子,非常和蔼、健谈,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梳着辫子的他很有艺术家的范儿,不认识的人第一次见到他多半会误以为他是搞艺术的,而不会想到他是一位研究高深物理的科学家。

  鲁巍从小就喜欢看书,对数学和物理特别感兴趣。他上高中的时候,就自学了大学的微积分、物理等课程。1994年,17岁的鲁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曾因此在家乡被称为“神童”。

  2001年 ~ 2010年,鲁巍在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博士、博士后、助理研究员。2011年,他再回清华大学,开启了科研和教学。归国之后就从零开始建设了世界一流的激光等离子体物理与先进加速器技术研究团队和科研平台,领导团队在超低能散激光尾波加速和尾波结构超快电子探针等实验上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突破。

  11月14日,在“2020年腾讯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上,河南籍科学家陈玲玲是第一位登台领奖。

  陈玲玲主要研究方向为长非编码RNA(核糖核酸)和干细胞,主要研究哺乳动物细胞中lncRNAs的功能调控,并着重研究其与细胞核亚结构的形成和对人源胚胎干细胞(hESCs)的命运决定的调控。这被称为人类基因组“暗物质”,她即是该领域的中国“解码人”之一。

  初见陈玲玲时,很难把眼前这个爱笑的大眼睛女子和“科学家”对应起来。“RNA(核糖核酸)的世界真的很有趣,原来以为它们长得一个样子,像一根长链⋯⋯”她一开口,就把复杂的生命科学难题讲得饶有兴味,但是推荐阅读:决策树,一般人是真心听不懂。

  要不要走孤独且寂寞的科研路,这个河南商丘姑娘早年并没打定主意。她说,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上学时,她是一边读生物医学博士,一边读了工商管理硕士。读完商科后,她发现自己还是喜欢研究前者。她的理由是,RNA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未知世界,是基于想象力和研究对未知世界进行发掘。相比商科对已有知识的转化而言,发现未知世界更有吸引力。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2017年,陈玲玲入选为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研究所(HHMI)国际研究员;曾获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全球华人生物学家协会杰出青年研究员奖等,现今担任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作为一位女性科学家,陈玲玲认为,“科学创新无国界之别,无性别之分”。但在现实生活中,女科学工作者往往要付出更多代价和努力,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更多理解和支持。

  十多年来,罗坤一直在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从事能源环境工程领域复杂多相流动和燃烧的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工作。这包括,化石燃料的能量转化、灰霾污染物的传输、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他先后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在内的十多项科研项目,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在第三十三届国际燃烧会议上,罗坤发表的论文荣获杰出论文奖(Distinguished Paper Award)。这也是中国大陆学者首次在该重要国际会议上获得此奖。

  43岁的教授罗坤心中有一个偶像,那就是他的导师岑可法。从本科院校考入浙大,他追的就是岑可法这颗“星”,即使后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时被校方挽留,他依旧决定回国追随岑可法。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导师的指导和帮助起了关键的作用。现在我也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可以像我的导师一样,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这是罗坤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更是对学生的殷切期盼。从2005年担任本科生班主任起,罗坤都用心为学生上课,细心解答学生的疑问。

  “岑院士的这个团队,让我看到希望,这不仅指科研上有机会,而且是人生价值有实现的可能。无论从事哪一行,这不就是我们最大的盼望吗?”罗坤说。

  2020年科学探索奖“交通建筑”大类,80后河南籍科学家魏运登台领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国内5人之一。

  魏运提供给主办方的资料相当稀缺,网上也极少有他的相关报道和介绍。当日在活动现场,记者也未能如愿找到他做个采访。

  目前对他的了解,仅知2013年至今,魏运担任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与安全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也是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智能交通协会青年专家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