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给学术研究一块净土

2020-03-06

  【按】每到新年,人们心里总会有种种美好的愿望。我的愿望之一是:希望尽早在学术界看到一片清平世界!趁着元旦假期,整理了前些年写成的一些有关学术道德的小文,经选编,以“学术道德十日谈”的形式发布在这里。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发表的是我个人的见解,非常肤浅,可能有不少失当之处,愿与博友们切磋。如六年前的文章中所说,希冀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还给学术研究一块净土。 写于2011年1月3日晨 前车之鉴:远离抄袭

  【按】从我的电脑里捡出五年前写的一篇随笔,发现其中的内容虽然肤浅,但似乎尚未过时,公布出来让青年学子一读,欢迎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近年来,论文剽窃、抄袭事件时有所闻。近几个月来,我就亲历了数次,其中有两件事情发生在本校。去年(2003年),《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一篇论文被指为抄袭,查证属实后,第一作者(研究生)被开除学籍,他的导师两年之内不准招研究生。最近,我主编的《上海大学学报(英文版)》也遇到了一起“剽窃未遂”事件,作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所写的论文通篇抄袭,仅在摘要中略作改写,而就这几句蹩脚英语露出了他的剽窃马脚,改稿者起了疑心,经google后发现,论文的工作没有一点是作者自己做的!幸好,这次剽窃给扼杀在摇篮里了,不然,文章刊登出来,作者身败名裂,刊物倒霉,我这个主编也脱不了干系。事后,这个研究生的“蒙在鼓里”的导师专门写了一封信向我表示感谢。

  什么是抄袭?根据我在网上浏览所获的见闻,有一种为公众所接受的说法:在一篇论文里,如果有三行关键性文字与已经发表的著述一模一样,而又未注明出处的,即可视为抄袭;而剽窃,则是涉及思路、方法和结果的大段抄袭。这类行为是学术腐败的典型表现,反映了行为主体学术道德的沦丧,必须严惩不贷,还给学术研究一块净土。

  我还发现,卷入抄袭、剽窃事件的研究生甚众,在“发案”总人数中所占比例甚大,这一事实令人痛心!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

  近年来,对年青人正确做人治学的教育偏少,特别缺乏有针对性的科学道德教育;有些教育偏于空洞说教,没有告诉年青人具体入微的、可实现的标准和做法;

  当前社会上的急功近利的浮夸风对年青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负面效应,有的媒体中盛行的“过娱乐”之风,使得“一夜成名”的投机心理越来越有市场,有些青年人滋长了不经过日夜奋战、辛勤劳动就能平步青云的错误念头;

  政策上的某种偏颇(如片面强调多出论文)加剧了上述错误倾向;

  导师失教失察,只管研究生的学业,而不计其它;有的导师自己也没有做到为人师表。因此,所管辖的研究生误入歧途也就不奇怪了。

  以上各因素孰大孰小,可以见仁见智,但目前有些年青人的科研道德的失落,则应该引起方方面面的重视。

  我经常告诉周围的年青朋友,你的学术水平暂时低一点不要紧,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定会提高,其中,切忌急功近利,为成名而不择手段,特别要远离抄袭!另外,要多多调研,勤读近期文献,广泛地与同行交流,尽可能避免自己的工作与别人重复,以免出现被迫打著作权官司的尴尬局面。

  但愿本所研究生深恶痛绝抄袭和剽窃,真正做到: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治学。

  2004-3-18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220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