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硕士生答辩通过后的真话

2020-10-16本站

  一位硕士生答辩通过后的真话,少华按:5月,高校进入火热的研究生论文“答辩季”。学生、老师紧张、疲惫,也各自有不同的感受。昨晚一位刚刚通过答辩的硕士研究生在微信朋友圈发表了“长篇”感触,对于答辩场上老师与学生之间“强弱异势”对于学生答辩效果的消极影响,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虽不免偏激,但它之珍贵在于让我们听到了学生真实的心声,看到了学生所期待于我们创造的平等、开放的学术环境和学术心胸。也可令我们教师“反求诸己”,思考一下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正不必在词句间“全面反驳”。我的意思是:他说的可能不对,但他就是这么感觉的。教师应当想的是: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而不是:他不应当有这样的感觉。

  晚上回来以后虽然身心疲惫,但还是强打精神把今天答辩时的录音用心听了一遍推荐阅读:临床试验!褪去表决通过时自己内心的些许激动和热泪盈眶,拿出一些问题、感受(或者叫做教训)姑且与大家分享:

  1.老师永远会站在自己的认知结构和逻辑起点来看待学生们的观点,希望老师换位思考,放下既有的观点态度去体察学生的意见是不可能的,学生有时需要被迫放弃自己的逻辑链条去顺从老师,这便使得学生会处于先天的弱势地位。

  2.学生在表达观点见解时经常被老师插话打断,不能完成充分的陈述,而老师讲话时却不能将其打断,加之答辩老师四人学生仅一人,学生需要利用有限的表达机会回答多位老师的问题,需要在不同的逻辑轨道间穿梭变化,思维过程会时常支离破碎而难以连贯。

  3.真正开放的学理探讨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学生被质疑是常态,而反诘老师在答辩中则通常不被允许,也没有权利要求老师回答问题,因而一旦老师问出一个在学生看来可能是伪命题的提问(当然肯定是无意为之),学生也必须硬着头皮勉强作答。

  对此学生认为,答辩过程执行严苛的标准是必须的,因为这是使学历教育不沦为形式和过场的必由之路,该给拙劣论文投反对票时理应坚持学术规范,但教师也应该接受学生的反问甚至质疑,有来有往的真辩论甚至唇枪舌剑的真交锋应该被鼓励,毕竟学生写作一篇学位论文的时间通常长达数月,总归要长于教师评阅论文的时间,在学术领域绝无高低贵贱长有尊卑,只有闻道先后术业专攻,不应以是否掌握“学术话语权”来评判论文本身价值高低,而平等的探讨与真诚的交流对于师生双方皆是莫大收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