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做出硕博水平的科研成果被质疑造假父母系中科院研究所博士

2020-07-20本站

  小学生做出硕博水平的科研成果被质疑造假父母系中科院研究所博士。近日,昆明市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发表结直肠癌相关研究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一事,引起公众热议。有网友指出,7月13日,云南省科协回应称,今早(7月13日)已获知此事并正在了解相关情况。

  此外,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7月13日发布一则声明称,经初步核查,该获奖项目学生是其所研究员之子。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上展示的该作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截图

  小学生做出硕博水平的科研项目?还获全国科创大奖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上看到,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六年级陈同学的《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作为云南代表队的参赛作品,获得了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获奖名单显示,该项目的辅导教师为吕冬梅、马倩、时燕萍。

  官网显示,该项目前期利用遗传学比较分析了高原家养哺乳动物和对应平原物种的基因组和转录组,发现了高原哺乳动物低氧适应受选择的关键突变基因C10orf67,并构建了C10orf67基因敲除小鼠,通过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动物模型、临床样本分析等方面对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解析,发现C10orf67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敲低其表达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将细胞阻滞在G2/M期。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C10orf67可以调节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因此,对C10orf67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解析,有望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

  根据陈同学的实验记录,指导老师吕冬梅曾带其前往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和“陈老师”还有“杨老师”商量参与开展研究工作。陈老师和杨老师提及低氧适应研究重要性,而他想研究肿瘤,因为肿瘤太可怕了,爸爸妈妈单位的小哥哥得了结直肠癌,从发现到去世仅10个月,而小哥哥对化疗药物治疗没有反应。

  2018年1月9日,陈同学还在试验记录中写下:“老师们给我了一个基因,叫C10orf67,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是基因”,并在次日表示自己“还是不太了解基因”,但在短短3天后的1月13日,陈同学已经能够了解、判断基因表达水平与功能了。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上展示的该研究相关照片。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截图

  为了真实性,大赛要求把重点的实验部分都拍照留存。因此,网上也能看到很多陈同学进行实验的照片。

  陈同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在网络上曝光之后,引发众多网友质疑。一所985大学在读博士生表示,根据陈同学的实验记录,刚开始他连基因是什么都不清楚,“连基因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小朋友,怎么可能明白基因片段和癌症直接的关系?”医疗媒体 “丁香园”也评论说:纵观整个获奖项目,不论是项目的前提立意,还是后期具体的实验设计,都和一个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一般无二。

  陈同学父母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昆明动物所正式发布声明事情引起热议后,有网友扒出了孩子父母的信息,孩子的父母都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博士,搞肿瘤信号转导课题研究的。网友猜测,孩子可能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研究的。

  此外,有科研人员发文表示,推荐阅读:正态分布。2019年期刊 NationalScienceReview 发表了一份研究成果,来自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研究人员比较分析了多个家养动物适应青藏高原遗传机制的个性和共性特征,鉴定出一个新的低氧通路基因C10orf67。

  根据这篇论文的介绍,C10orf67是一个受到正选择的与低氧耐受相关的基因,可以减少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的凋亡率,并认为C10orf67或许会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潜在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论文的作者,正是被指为陈某石父母的两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同天,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针对此事发布了通报称,近期,一项名为“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经初步核查,该获奖项目学生系我所研究员之子。针对此舆情事件,我所高度重视,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反馈相关调查结果。

  作为负责该比赛云南队相关作品的报名部门,云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其不了解相关信息,不接受采访。

  云南省科协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省科协已于7月13日上午了解到此事,负责领导正在同相关部门沟通了解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倘若有进一步调查结果,将对外公布。

  这不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一次引发质疑“学二代”的专属灰色地带?其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办的初衷是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远。

  但近几年,多名曾参与此赛事的人士爆料称,参赛的部分科研项目存在造假,很多科研课题和实验难度已到达硕士、博士水平,不是忙于学业的小学生和中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

  纵览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名单可发现,这些中小学生的研究不少涉及复杂的实验设计以及高端设备使用,这些均非普通学生能利用的社会资源。事实上,一些设备就连机构内的研究人员都不容易拿到使用资格。

  图 第 34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部分小学组获奖项目(来源: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

  有人说比赛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是靠学生自己的能力,而是靠爸妈的背景和运作,变成学术拼爹。

  为何如此?显然,升学加分是一个重要考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陈如平于 2019 年指出,有的家长出于子女招生升学等功利目的,对各种竞赛活动不计成本参加,严重违背了竞赛的初衷和本来。

  这严重影响了升学招生的公平性,这些“神操作”还可能为中国学术界的造假埋下了伏笔。教育系统已经认识到此类比赛的乱象,如北京市高考政策已经于 2018 年取消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加分。

  那么为何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仍然如火如荼呢?有推测称,一些家长仍然认为这类奖项有助于学生获得额外的好处。

  得到教育部认可,也就是进入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便是此类活动的金字招牌。这类活动也成了一个灰色产业链。有熟悉这类活动的教师透露,有些评委自己在私下也会指导项目。

  更甚者,还有一些导师会让手底下的硕博生去当参赛者的枪手,即硕博生做实验写文章,参赛的中小学生负责在实验室摆拍照片和拿文章参赛。

  在导师匿名评价网上,也有学生匿名控诉博导陈勇彬,称其随便把学生的文章给别人挂共同一作(读高中的侄子)等等。

  期刊论文有代笔,有造假;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也有捉刀,有顶替。这些行为,从上至下戕害着中国学术群体的创造力。

  因为造假的黑手,打击了真正有志于科研的青少年,成为投机者的温床,破坏了教育机会的公平。

  如今,发表期刊论文的乱挂名现象已纳入学术不端。不知此类大赛的参赛作品,是否也应该纳入学术不端的审查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

图文推荐